春节正月初四有什么习俗?
正月初四灶神节------ 恭迎灶神回民间
农历正月初四,又称为“羊日”。 自秦汉以来,传统的看法是正月初一日为鸡日,初二日为狗日,初三日为猪日,初四日为羊日,初五日为牛日,初六日为马日,初七日为人日。传说这是因为女娲创造万物生灵的时候,先造的六畜,后造的人,因此初一到初六都是六畜之日。
大年初四,在老皇历中占羊,故常说的“三羊(阳)开泰”乃是吉祥的象征,也是恭迎灶神回民间的日子。
民俗有曰
◆“迎灶神 送火神”全家一起吃折罗。
◆北方有些农村风俗,绑火神,用玉米梗或麦梗帮在棍子上,点燃后从自己家送到河里去,代表一年家里无火灾。
◆灶王爷要点查户口,所以家家户户都要守在家里,准备丰富的果品,焚香点烛并施放鞭炮,以示恭迎。
◆从初一到初四,商店闭门歇业,妇女不用针线。
大年初四是迎神的日子,年前腊月二十四日是送神的日子,下界诸神都在送神时升天向玉帝拜年并报告人间行为的善恶,于正月初四再度下凡。据说神明上天述职,禀报人间善恶,到了大年初四会再返回人间,继续接受祭拜与监察人间的善恶,因此该日必须非常谨慎地迎接神明下凡,故称为“接神日”。春节民俗之祭灶
俗谚云:“送神早,接神迟”,所以送神要在大清早,接神却在下午四点钟左右。过去家家户户备牲礼果菜,并焚香、烧金纸、放鞭炮以示恭迎。据说腊月二十四日到大年初四这段期间,天界改派其它天神到下界巡逻,监视一切事物然后上奏天神。在北方还有个传说:初四灶王爷要查户口,因此也不宜离家。这些说法虽是无稽之谈,但符合人们连续过节中需要有一天在家调整一下的要求,因此许多地方亦有初四忌门的习俗。但是侄子可以去看姑姑,“姑舅亲,辈辈亲,打断骨头连着筋,不分彼此一家人”。姑奶奶在家有地位,是北方民俗特色。
这一天全家在一起吃折罗,所谓折罗,就是把几天剩下的饭菜合在一起的大杂烩,打扫年货。室内掸尘,屋内扫地,垃圾堆到院中准备“扔穷”。
旧时一般商店要在初四晚上宴请大小伙计,分发红包。过去北京有句老话:“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初四晚上掌柜的说官话。”宴会有酒有菜,酒后惯例是吃包子。掌柜这时举杯祝贺,向大家道“辛苦”,这就叫“官话”。官话讲完后包子端上来,掌柜的亲自夹包子,包子放谁碗中,谁就被暗示已被解雇,被辞退之人饭后自动收拾行李告辞,所以这顿便宴俗名叫“吃滚蛋包子”。
上一篇:正月初四的习俗及仪式
下一篇:正月初四为什么不宜出门
春节俗称过年,原名元旦,是中国最重要最盛大的传统节日,主要的民俗活动有拜年,守岁,放鞭炮,贴春联,给压岁钱。隋代杜台卿在《五烛宝典》中说:“正月为端月,其一...
2020-05-30287阅读全文 >>张学良是东北王张作霖之子,也是当时名满京都的京城四少之一。提起少帅张学良,不由的会想到他辉煌的前半生政治生涯以及他错综复杂的感情线。自西安兵谏之后,他的政治生命结束,留给大众咀嚼的也只剩他情感上的绯闻...
2020-05-3090阅读全文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在我们生活的地球上,也许仍然存在很多我们所不知道的生物,它们可能生存在人类尚未发现的地方,时不时的出现在我们的视线当中,当我们准备探个究竟时,又突然消...
2020-05-30900阅读全文 >>1207年是一个平年,农历丁卯年(兔年);西夏应天二年;大理天开三年;金泰和七年;西辽天禧三十年;南宋开禧三年;越南治平龙应三年;日本建永二年,承元元年,蒙古成吉思汗二...
2020-05-30989阅读全文 >>在父辈那一代,如果你想出名,简直难于登天,除非你生下来就是星二代,而在现如今的互联网时代,你想出名,那真是太简单了,拿出手机拍几个小视频,说不定就能火了。 所以现在我们经...
2020-05-30691阅读全文 >>记者6日从 宁夏 博物馆原馆长、副研究馆员周兴华处获悉,周兴华于近日在宁夏中卫市北长滩考古调查时,在 黄河 南岸高山之巅发现了30多座石块垒砌的古人类聚落 遗址 与该遗址上分布的 史前 岩画。 据周兴华介绍,古人类聚落遗址位于拐子沟高山顶上,山下北坡即是滚滚东流的黄河。聚落遗址三面环山,南面临沟,背风向阳。遗址外围呈椭圆形,长宽各约100米,分布着30多座...
2020-05-30334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