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一古称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岁旦、岁首、岁朝、新正、首祚、三元或年、过年,自汉武帝太初元年始,以夏历(农历)正月初一为“岁首”(即“年”),年节的日期由此固定下来,延续至今。年节古称“元旦”。1911年辛亥革命以后,开始采用公历(阳历)计年,遂称公历1月1日为“元旦”,称农历正月初一为 “春节”。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春节”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春节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新年”。春节象征团结、兴旺,是一个对未来寄托新的希望的佳节。
据记载,中国人民过春节已有4千多年的历史,它是由虞舜兴起的。公元前两千多年的一天,舜即天子位,带领着部下人员,祭拜天地。从此,人们就把这一天当作岁首,算是正月初一。据说这就是农历新年的由来,后来叫春节。春节过去也叫元旦。春节所在的这一月叫元月。
正月初一,是农历新年的第一天。春节是民间最隆重最富有特色的传统节日,它标志农历旧的一年结束和新的一年的开始 。春节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 。但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在春节期间,我国的汉族和很多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活动以示庆祝。这些活动均以祭祀神仙、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活动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节日起源
《说文·禾部》:“年,谷熟也。在夏商时代产生了夏历,以月亮圆缺的周期为月,一年划分为十二个月,每月以不见月亮的那天为朔,正月朔日的子时称为岁首,即一年的开始,也叫年,年的名称是从周朝开始的,至了西汉才正式固定下来,一直延续到今天。但古时的正月初一被称为“元旦”,直到中国近代辛亥革命胜利后,南京临时政府为了顺应农时和便于统计,规定在民间使用夏历,在政府机关、厂矿、学校和团体中实行公历,以公历的元月一日为元旦,农历的正月初一称春节。
1949年9月27日,新中国成立,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通过了使用世界上通用的公历纪元,把公历的元月一日定为元旦,俗称阳历年;农历正月初一通常都在立春前后,因而把农历正月初一定为“春节”,俗称阴历年。
上一篇:正月初三的民间传说
下一篇:春节习俗之合肥过年传统习俗
正月初三又称小年朝,也称赤狗日,作为古老的汉族传统节日,相传这一天女娲娘娘创造出了羊。汉族民间传说初三晚上是老鼠娶亲的日子,所以一般人家都早早熄灯睡觉,以免...
2020-05-30623阅读全文 >>12月15日下午3时,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开展讲座,总结两年多来抗疫取得的成就,系统分析全国范围和第二波奥密克戎疫情的特点,介绍奥密克戎的生物学特征、致病性以及如何在大学校...
2022-12-1885阅读全文 >>说到除夕的习俗,年夜饭是不可少的,那么年夜饭吃什么,你知道吗?年夜饭的美食一般有好的寓意,今天为您介绍年夜饭吃什么,这8种美食是光临...
2020-05-30643阅读全文 >>NASA 自1976年发起火星探勘计划,就是想确定火星是否有生命体存在,如今NASA 于7日公布2项重大发现,证实火星过去存有多种有机分子,而大气中的甲烷浓度也有规律,会按照季节性循环。...
2020-05-30566阅读全文 >>已发掘4000平方米区域内, 发现 多处集溶铜、浇铸、打磨加工为一体的独立铸铜作坊,并出土一批大型商代 晚期 青铜礼器和 铸造 陶范、陶模。 考古 证实,河南安阳辛店 遗址 是迄今发现的范围最大的商代晚期铸铜遗址。 辛店遗址总面积约100万平方米。初步调查,商代晚期铸铜相关遗存约占遗址总面积的百分之五十以上,已出土各类陶范、芯、模、炉壁残块等1.2万余块。安阳市...
2020-05-30662阅读全文 >>自然界神奇形成的风动石,小身躯支撑200吨的巨石(屹立不倒)...
2020-05-30703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