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盆地东部山区,曾有一个古老的王国。一支勇猛彪悍的民族在渠江东岸扎根,他们修建房屋、种植粮食、野外狩猎、铸造兵器、繁衍生息。历史上,他们被认为是巴人的一支,称为“賨人”。两千多年后,“賨人”仍有大量未解之谜。他们到底是谁?从何而来,去向何处?
近年来,四川文物考古研究院在达州渠县土溪镇城坝村开展了系列考古工作。3月12日,记者从该院获悉,今年1月,城坝遗址考古再次取得重大进展。考古工作人员在四川渠县城坝遗址发现了“賨人”贵族船棺墓葬,并出土了包括龙纹玉佩、蜻蜓眼琉璃珠、金剑格柳叶形剑等高等级文物。
城坝遗址发现船棺葬
这种葬具巴人、蜀人都在用
2019年10月至今,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渠县历史博物馆对城坝遗址进行第六次考古发掘,本次考古发掘面积1000平方米。在城址区、津关区和东周墓葬区取得重大进展。
“特别是东周墓葬区,称得上2020年巴文化考古的重大发现。”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现场考古发掘领队陈卫东介绍,本次发掘共清理东周墓葬4座,其中3座墓葬保存较好,1座墓葬仅残存一件陶罐。这批墓葬均为狭长方形土坑墓,大型墓葬的葬具为船棺,墓主人均为屈肢葬或二次葬。
陈卫东说,发掘出土时,这批墓葬的葬具船棺用已基本腐朽碳化,能够看出墓葬底部的弧形船棺。考古学家最初认为船棺是巴人的丧葬习俗,随着成都平原一系列早期船棺的发现,学术界又认为船棺是蜀人的丧葬习俗。城坝船棺葬的发现说明巴人与蜀人均采用这种丧葬习俗。
墓葬底下设置器物坑
内置精美礼器、龙纹玉佩等
陈卫东介绍,在3座保存较好的墓葬中有1座(编号为M45)墓葬规模较大,长7.9米,宽1.8米,深1.6米,且在墓室的一侧下部设置有器物坑,内放置有11件青铜器。
他说,这是巴文化之中首次发现墓葬底下的器物坑。“我们认为他应该与腰坑的性质是一样的。其位置在头端一侧,可能是巴人在埋葬过程中的一个奠祭坑而形成的。”
M45出土器物较多,主要包括铜器、陶器、玉器等。其中铜器主要包括浴缶、缶、錞于、编钟、钲、钫、剑、鍪、釜、釜甑、印章等;陶器主要为罐和豆;玉器主要是龙纹玉佩、蜻蜓眼琉璃珠、料珠等装饰品。
值得一体的是,在器物坑中,考古工作人员发现了一批礼器。“我们从前不太清楚巴人用什么作为礼器,这次的发现为研究早期巴人使用何种礼器提供了实物资料。”陈卫东说。
墓主人或为“賨人”贵族
填补战国中晚期巴国大中型墓葬空白
陈卫东认为,虎纽錞于、编钟和钲等高等级器物的出土,昭示着墓主人的身份。他认为,M45墓葬应为一高等级“賨人”墓葬,墓主人至少是贵族一级。目前,该项目仍在考古发掘过程中。
M45墓葬规模较大,出土文物较多,且等级较高,是继涪陵小田溪和宣汉罗家坝之外,巴文化核心范围内新发现的中大型墓葬,填补了战国中晚期巴国大中型墓葬的空白。该墓地的发现也是城坝遗址首次发现东周墓葬,为研究川东地区巴文化提供了新材料。
下一篇:返回列表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近日报道,一个由英国肯特大学牵头的国际科研团队分析 人类 腿骨 化石 后得出结论称,生活于距今100万到300万年的人类祖先可能经常爬树,新研究有望改变 我们 对今天人类何时、何地以及 如何 形成的理解。 两块股骨化石 图片来源:物理学家组织网 研究人员分析和比较了60多年前在南非出土的两条腿骨化石的内部 骨骼 结构,这两条腿骨的主人是生活于10...
2020-05-30262阅读全文 >>南太平洋海面上有一个名叫“Point Nemo”的海上坟场,是地球上距离陆地最远的极点,各国太空机构会在太空设备退役后,特别安排让设备坠落在这片海域,避免对人类造成危害。...
2020-05-30539阅读全文 >>火是人类文明史上一个伟大且神圣的创造和象征,火在希腊历史上代表着创始、再生和光明。在希腊神话中,火是赫菲斯托斯的神圣象征,是普罗米修斯从太阳神宙斯手中偷得赠送给人类的礼物。当圣火在奥林匹亚点燃的那一刻...
2020-05-30520阅读全文 >>在广阔无垠的宇宙中,除了人类已经知晓的一些星体外,还存在着各种千奇百怪的星体。在这些星体中,最让人感到恐怖害怕的星体便是地狱行星了。但要提起地狱行星,在很多人心中第一个想...
2020-05-30373阅读全文 >>死亡率最高的极限洞穴潜水,美国洞穴一年死25人...
2020-05-30404阅读全文 >>关于飓风眼,之前我们曾写过一篇「 飓风眼是什么,里面能生存吗?如果人在飓风眼会怎样 」文章进行科普,仅凭文章的描述来看,就觉得这东西一定很壮观,没想到近日,就有一位国外的面...
2020-05-301002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