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中国科学家首次揭开月球背面地下浅层结构神秘面纱
央视新闻 帅俊全
北京时间2月27日凌晨,国际科学期刊《科学·进展》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科研团队在月球深空探测领域取得的重大发现。该团队利用嫦娥四号玉兔二号月球车上搭载的测月雷达,首次揭示了月球背面着陆区域地下40米深度内的地质分层结构,发现地下物质由低损耗的月壤物质和大小不同的大量石块组成。这一研究成果对于了解撞击过程对月表的改造、火山活动规模与历史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北京时间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探测器在月球背面最古老且最大的南极-艾特肯盆地内的冯卡门撞击坑底部成功着陆。测月雷达好比是一台给月球做CT的设备,它在2019年1月4日早上9点29分35秒开始工作,是基于前两个月昼期间500 MHz的高频通道雷达所探测的数据。根据获得的物性参数和雷达图像,沿着月球车行走的106米的路径,在深度40米的范围内,识别出了三个不同次表层地层单元。第一单元为从月球表面到地下12米的细粒月壤,内嵌有少量石块,此月壤层形成于多个撞击坑互叠的溅射物之上,这些溅射物可能来自周边的芬森和冯卡门L撞击坑等。第二单元从地下12米到24米,这是雷达图像上回波强度最大的区域,表明内部存在大量的石块,甚至形成了碎石层和碎石堆,说明溅射物的沉积不仅仅是地毯式的铺散,也会伴随着物质之间的剪切、混合、挖掘以及二次撞击坑结构扰动等复杂的地质过程。第三单元从地下24米到40米,雷达回波明暗交替变化,是不同时期、更古老的溅射物的沉积和风化产物。深度40米以下雷达信号微弱,高频通道雷达信号已无法推断其物质特性。结合区域地质历史,推测在嫦娥四号着陆点附近,完整的月海玄武岩覆盖在月表以下大于40米的深度。
研究团队介绍,这项研究工作通过嫦娥四号测月雷达的直接就位测量,获得了月球背面地下浅层的第一张雷达图像、月表下物质的特性参数,以及溅射物内部地层序列。人类首次揭开月球背面地下结构的神秘面纱,极大地提高了我们对月球撞击和火山活动历史的理解,并为月球背面的地质演化研究带来新的启示。
勤劳而富有创造力的古代人类,在地球富饶壮阔的土地上,留下了诸多奇迹景观,这些奇迹景观令现在的我们,也叹为观止,实在难以想象,在当时科技不发达的情况下,古人们是如何创造出的...
2020-05-30230阅读全文 >>上海延安路高架桥龙柱事件是发生在1995年的时候,然而现在已经过去了几十年了,这段奇异的灵异事件依然还是流传着,那正是因为,上海延安路高架桥龙柱事件的证据现在依然存在。相信在...
2020-05-30502阅读全文 >>正月不能剪头发,流传最广的是来自一个民间禁忌:“正月理发死舅舅”。但是据历史学家说这种民间禁忌,是民俗文化的误传,一点都没有科学依据。...
2020-05-30713阅读全文 >>你们听说过活死人墓吗?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神雕侠侣》,其中的小龙女就住在一个死人墓中,传说中的活死人墓就是活人住在了已死之人的墓中,书中还有这样的描写:终南山下,活死人...
2020-05-30933阅读全文 >>公元1156年,南宋绍兴二十六年,又称金正隆元年。高宗受命中兴全功至德圣神武文昭仁宪孝皇帝绍兴二十六年(金正隆元年,公元1156年) 中文名 1156年 中国纪年 南宋绍兴二十六年 通鉴...
2020-05-30369阅读全文 >>对于中国人来说,除夕是团圆的日子。每个中国人关于除夕的记忆往往都伴随大年三十晚上那一桌丰盛的年夜饭。年夜饭内容形式不断发展中国的年夜饭源于古代...
2020-05-30166阅读全文 >>